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一家券商終止開展公募基金銷售業務,引發關注。
11月11日,平安基金發布公告,即日起終止與國開證券相關銷售業務合作,投資者通過國開證券持有的基金份額將轉托管至平安基金直銷。
事實上,這并非國開證券首次終止基金銷售業務,今年4月其已與銀華基金旗下基金銷售業務“分手”,此前先后與鵬揚基金、南方基金、申萬菱信基金等暫?;蚪K止基金相關銷售業務的合作。不過,業內人士指出,這并非意味著券商不再看好公募基金代銷賽道,恰恰相反,券商代銷渠道依然“戰斗力爆棚”。
戰略轉型 停賣基金
11月11日,平安基金發出公告,因國開證券戰略調整,后續不再開展公募基金銷售業務,自即日起終止旗下多只產品與國開證券的相關銷售業務的合作,同時不再受理通過國開證券辦理公司旗下基金的相關銷售業務。
對于現有份額的處理,該公告表示,投資人已通過國開證券持有的本公司基金份額將轉托管至公司直銷,投資人可通過公司辦理基金交易業務。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以國開證券代銷的平安基金旗下平安中證港股通消費主題ETF、平安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品主題ETF2只基金為例,國開證券代銷市場占基金公司比例僅為1.06%。平安基金旗下產品共計189只,代銷市場占基金公司比例位居前三的分別是華寶證券、國信證券和上海利得基金銷售公司,分別達91.53%、87.83%和84.66%。
由此可見,國開證券的“分手”對平安基金旗下產品的銷售影響并不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平安基金與包括券商、銀行、銷售公司在內的224家機構合作代銷旗下基金產品,其中券商作為主力占據115家。
今年以來,申萬菱信基金、銀華基金先后在1月和4月發布公告稱,與國開證券協商一致,終止辦理各自旗下基金銷售業務。而在2021年,鵬揚基金、中信保誠基金、南方基金也曾先后宣布暫?;蚪K止國開證券代銷其旗下基金產品業務。
對于為何不再進行基金銷售,有消息稱,國開證券因戰略轉型,主要從事機構業務,后續個人業務也會陸續下線。除了陸續放棄基金代銷業務,國開證券還將持有國開泰富基金66.7%股權轉讓給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此舉被視為“拋棄”了公募基金牌照。
代銷公募基金 券商“戰斗力爆棚”
近年來,公募基金“爆發式”增長,基金代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券商、銀行、獨立基金銷售公司、保險等機構均想“分一杯羹”,券商在這場競爭中戰斗力持續“爆棚”。
11月10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百強榜單(簡稱“基金代銷百強榜單”)顯示,第三季度各類機構“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焙嫌嫗?.707萬億元,環比下降9.96%;“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焙嫌嫗?.3552萬億元,環比下降3.72%。
在基金代銷百強榜單中,券商占據53家,較二季度增加1家;銀行27家,較二季度增加1家;獨立基金銷售公司18家,較二季度減少2家。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券商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闭急扔傻诙径鹊?9.56%提升至第三季度的20.47%;銀行和獨立基金銷售公司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在“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狈矫?,券商的市占率小幅提升至16.39%,表現出色。
在具體券商排名上,華泰證券榮獲“代銷一哥”,“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奔啊胺秦泿攀袌龉蓟鸨S幸幠!本涣腥痰谝?。另外,平安證券第三季度“股票+混合類保有規?!边_到484億元,逆勢增16.07%;華寶證券、東莞證券、山西證券等券商三季度權益類產品保有量環比亦有小幅攀升。
發表評論
發表評論: